博士研究生: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专业优秀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博士学历学位证书或2022年应届博士毕业生,2022年计划招聘70人。
待遇及政策支持:
1、事业编制,符合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的,享受购房或租房补贴。
2、院内人才培养项目,全方位扶持人才成长。
3、优先申报省、市各类人才计划。名校博士可申请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 15万元;可申报姑苏卫生人才计划,享受市级人才资助,可达35万元。
4、统招博士后,总薪酬可达100万元,在站期间享受医院科研奖励政策,符合条件可申报职称,期满出站择优留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是苏州博习医院,创建于1883年,是江苏省早的一家综合性医院。经过1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诊疗条件优良、学术水平较高、医德医风良好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医院及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2002年门急诊量86.64万人次,出院人数2.34万人次。医院占地面积7.78万平方米,总资产5.87亿元,开放床位950张,择期手术例数1.16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06.2院总资产5.4亿元,其中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763台,其中十万元以上设备232台,拥有多排CT、多排高速螺旋CT、1.5兆MRI、DSA、SPECT、直线加速器、彩超、电子内窥镜、准分子激光、血液净化、体外碎石机、CCU和ICU监护系统、前列腺气化电切镜等当今一流设备,设有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7个,临床医学教研室19个,脑神经、心血管疾病等研究室15个。附设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HLA配型实验室、器官移植中心、肿瘤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肝病防治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心理卫生中心、生殖医学中心、临床药物检测中心、创伤急救中心、高级专家会诊中心、著名专家特诊、外宾门诊等。 血液病学为重点学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感染病科、麻醉科、放射科、核医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血液病学、骨外科学、颅脑神经外科学和心血管病学为江苏省“135”工程的医学重点学科,临床免疫实验室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一系、影像医学系、护理系设在该院,承担着培养博士、硕士生及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医院设有博士点9个,硕士点2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29名、硕士生导师112名,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9名。2002年博士后出站2人,博士生毕业22人,硕士生毕业67人。 医院在异体骨髓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及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脏移植、试管婴儿、腔内斑块旋切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锥体后凸成形、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技术、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脑血管动脉瘤夹闭术、心脏不停跳心旁路移植术、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等新技术、新疗法分别达到省内、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在白血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发病机理临床分型的研究、人类白血病耐药特征、机理和逆转及其应用的研究、对造血干、祖细胞转基因的实验研究、脑神经生化、脑肿瘤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与治疗研究、血小板生理功能、血栓与止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肌细胞电生理、膜离子通道和受体相关性研究、心脏移植免疫耐受实验等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自1978年以来,共获322项科研成果奖,其中科技成果奖7项,部省级188项,市厅级129项。陈子兴教授等的单篇论文经SCI检索自1995年起连续三年国际引用次数名列全国第一;2002年SCI排序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16位,列江苏省首位。现有90余人分别担任全国、省、市医学科技学术团体正副主任委员、委员、正副理事长、理事和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已编著(译)出版医学专著64部。 医院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频繁,多渠道,多领域开展友好往来,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1978年以来,该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医学界开展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医院先后派出多批业务骨干赴这些国家和地区进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医院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联系人:沈学伍、彭磊
联系电话:0512-65222588
扫码下载APP,找工作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