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
条件:
1.满足以下条件第(1)—(8)项中之两项:
(1)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平台)负责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著(IF≥15的SCI文章1篇及以上,或在本专业领域1 区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JCR-SCI系统)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或论文发表后2年内单篇他引50次以上,或单篇他引多年累计超过300次;
(4)取得突出科研成果: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四、第五、第六完成人,二等奖第三、四、五完成人);近5年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
(5)近五年内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IF≥5的至少1篇),或在本专业领域2区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JCR-SCI系统)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6)在应用领域取得明显效益,发明专利已转让并实际应用,成果转让费不低于500万元;
(7)以第一完成人建立的疾病新疗法,并写入国家行业学会疾病诊疗指南;
(8)经同行专家鉴定,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知名医师,获“江淮名医”或省级行业内领军人才称号。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3.其他水平相当的人才。
待遇:
年薪100万,一次性安家费150万,科研启动经费100-300万;协助解决符合条件、分居两地的配偶工作及子*入学等问题。按规定协助申报安徽省和芜湖市相应的引进人才待遇(芜湖市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2000元/月,为期三年,或购房补贴40万元,芜湖市政策如有调整,则按新政策标准执行)。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前身为1888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的“芜湖医院”(英文名为“Wuhu General Hospital”),迄今有131年的悠久历史,系安徽省第一所西医院。医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沈克非、陈翠贞、吴绍青等一批国内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曾在医院工作。1926年9月,医院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开创安徽省护理教育之先河。中国看护联合会(即中华护理学会前身)首任会长赫特女士,曾任医院护理部主任长达十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护理第一人”。建国后,医院几经易名。1974年皖南医学院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成为学校附属医院。1986年医院更名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增名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现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安徽省文明单位,是皖南及皖江地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省级区域性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服务范围覆盖皖南及周边地域共8个市近2800万人口。现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332张。职工3085人,其中高级职称447人,博士、硕士814人。有首批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李济仁,安徽省名中医1人,江淮名医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
设75个临床医技科室。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建有重点学科1个、省“十三五”临床优先发展重点专科1个、重点及培育专科6个、皖南医学院重点学科6个。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个、省临床质控中心2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省教育厅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各1个。近三年,承担纵向科研课题265项,其中课题17项、省部级课题86项;发表学术论文2165篇,SCI收录232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医院建有省内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内镜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配置有PET-CT、3.0T磁共振、双源CT等先进诊疗设备。近年来,医院大力推进医疗技术创新,完成皖南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诞生了首例 “试管婴儿”,创造了多项区域第一。各类复杂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复杂颅内肿瘤切除手术、脊柱退行性疾病系统化治疗技术、胸腹盆腔镜下的微创手术等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十三五”时期,医院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业务量不断攀升, 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按照“一院两区”战略布局,在院本部建设皖南急救医学中心,筹建三山医养结合示范园区和江北院区,努力实现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流高水平省级区域医学中心的目标。
扫码下载APP,找工作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