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对象、待遇
(一)招聘对象
面向海内外直接考核招聘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二)待遇
本次直接考核招聘可按事业编制内引进,也可编外柔性聘用。
学校对评定为一、二、三层次的高端人才及优秀人才给予“四个一”的平台待遇,即:一笔引进激励津贴、一套住房或购房(租房)补贴(无房源时)、一笔学科(专业)建设启动经费、一支创新团队或工作室(实验室)组建权;和薪酬标准“二选一”的优惠政策,即:有条件年薪制、或按编内同职级人员同等工资绩效待遇。符合各附属医院用人标准和需求的,可按各附属医院人才引进激励办法配套。
其他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博士研究生,提供一套公寓式住房或租房补贴(无房源时),编内同职级人员同等薪酬待遇。
二、招聘程序
(一)应聘报名。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面谈等形式向我校咨询、报名,按规定提交个人简历或报名表,以及应聘支撑材料(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电子扫描或复印件,论文检索情况、课题立项或结题情况、科研获奖情况、专利发明等证明材料电子扫描或复印件)。
(二)面试考核。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进行院系级和校级评审。
(三)体检。按要求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本人对体检结论有异议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七日内提出复检要求,复检只能进行一次,复检须在二甲以上公立医院进行,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四)审核确认和办理聘用手续。经学校审核同意,拟编外柔性聘用的,人事处按学校意见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协议书;拟编内聘用的,公示期内无异议者确定为报送教育厅审批的拟聘人员。
(五)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在招聘中,应确保信息、过程、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聘用的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聘用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有关咨询、监督电话
政策咨询电话:********(成都医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陈老师、于老师
简历投递邮箱:********
监督电话:********(成都医学院纪检处)
********(教育厅人事与教师工作处)
附件: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
学校2000年开办本科教育;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牵头成立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2016年以优良成绩成为省内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2017年获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2019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1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认定;2021年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2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定点扶贫省直部门(单位)”,连续2年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在校生1.35万人。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硕士科学学位授权点3个:基础医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批审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4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5个。有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3个,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有直属二级教学单位14个,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7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8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1.89%,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75.17%。其中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后备人选110余人次。荣获全国医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以及国家、省级行业系统先进个人30余人。
学校已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5个,组建省厅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0个。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35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千余篇论文被SCI、EI、CPCI-S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16部,获授权专利108项。《成都医学院学报》荣获“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入选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候选期刊。
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获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生源优质,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医教研合作,与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等10多所海内外高校、与成都市等20多个地方政府、与四川科伦药业等数百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医科大学的内涵标准,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成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