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厚街医院始建于1957年,1985年由旅港同胞方树泉先生无偿捐资、政府拨款共同兴建方树泉医院,1986年正式更名为东莞市厚街医院。医院于1995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12年被认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4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正式发文确定我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经过60余年发展,东莞市厚街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同时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和厚街临床医学院、东莞市应急医院建设单位,医疗辐射能力涉及厚街镇及周边镇区约100余万人口。01医院概况医院总占地面积3.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805张。全院医疗设备总价值约3.8亿元,配置有螺旋CT、3.0T核磁共振、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ECMO(体外膜肺)等大型医疗设备。02人才队伍全院在岗员工1300多人,取得高级职称300多人,硕士以上学历100多人。获评广东杰出青年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东莞名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2人,东莞市医疗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项目3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疗人才引进培养项目11人;东莞市特色人才9人,学科带头人5人次,医学骨干133人次,广东省首批名医护士工作室2个。03学科建设现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皮肤科),东莞市临床重点专科12个(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手外科、皮肤科、产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护理、急诊医学、超声医学、检验科、老年专科护理),东莞市特色专科3个(急诊科、中医科、中医护理),广东医科大学临床重点学科1个(神经内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扶持专科1个(产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扶持实验室1个(心肾疾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东莞市重点中心实验室建设资助项目4个(中心实验室、糖尿病肾病重点实验室、东莞市脑科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糖尿病研究中心),国家、省、市级护理培训基地7个。东莞市厚街医院聚焦疑难危重症救治,以“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创东莞市应急医院。成功通过了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和高级卒中中心认证,是广东省创伤中心(三级)建设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心肺复苏联盟单位、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东莞市厚街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护士协会基层心肺复苏培训基地。2019年组建并启动了东莞市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二队。2025年2月东莞市厚街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顺利通过专家组多维度评估,成为全省首批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也成为东莞市一家入选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医院承建单位。04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近五年,获得科研立项94项,目前在研省市级科研项目41项,发表国内外论文6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独立出版论著6部,主编、副主编参编60余部,专利授权总数70多项。现有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5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05医院荣誉在全院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医院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曾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厚街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东莞市“医院综合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妇幼卫生工作优秀单位”。在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指标等级为B ,比2021年提升12名,位居全国中上水平。
暂无相关岗位
该医院暂未更新薪酬待遇!
该医院暂未更新动态!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部分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请您下载安装最新版本浏览器。
或将浏览器切换成极速模式,谷歌、火狐浏览器不需要切换,联系客服:4000-269-169